期刊封面

减少进口依赖 国产高压电缆绝缘材料成功破局
陈新表示,接下来国产高压电缆绝缘材料将进一步提升性能,尤其是大长度成缆性能,并着重研究海缆工厂软接头技术,开发大长度海缆绝缘材料和海缆系统。
近日,中国石化所属燕山石化110千伏电缆绝缘料挂缆示范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压电缆绝缘料,标志着国产高等级绝缘新材料实现工业化示范应用。
理解绝缘材料的重要性,还需要从输电讲起。我国电力格局长久存在“源荷割离”现象,能源富藏地与用电负荷集中地不一致,由此而导致的长距离输电在所难免。随着“双碳”目标逐步推进,如何更加安全、高效地进行远距离电力输送,一直是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但输电电压等级越高,对电缆绝缘材料的要求也就越高。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工新材料研究所所长陈新向记者介绍道,相比于低压电缆的绝缘材料,高压电缆绝缘材料需耐受更高的电场强度;材料的空间电荷积聚和电阻率温度敏感性也要更低,如针对超高压电缆,要求其高、低温体积电阻率变化率须小于100,但对低压电缆则无相关要求。此外,超高压电缆绝缘材料对缺陷和杂质的控制要求也更加严苛,“超高压电缆绝缘材料中不允许有50微米以上的杂质,而普通低压电缆则允许存在几百微米以上的杂质。”陈新说。
虽然已成功破局,但国产绝缘材料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陈新表示,目前我国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在高温耐电强度和高温体积电阻率稳定性方面与国外绝缘材料基本相当,已可以满足短距离500千伏陆地高压直流电缆的制造需求。但其在长时间连续挤出等方面还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国外可以实现70—130吨的单次连续挤出,国内还处于小于35吨的水平。”
逐步实现工业化应用,减少进口依赖
但突破口已成功打开,市场潜力已在酝酿。据陈新估计,目前我国110千伏及以上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的年进口量近10万吨,而相关电缆产值超1000亿元。同时,国产产品在价格上还具有优势,如国产500千伏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的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约70%。高压电缆产业链涉及石化基料、绝缘料复配、电缆挤出、试验评价、安装运维等诸多上下游相关产业,产业链长,如未来能实现全产业链的国产化,将对上下游产业产生十分明显的拉动作用。
国产绝缘材料市场潜力正在酝酿
通常,在输电距离和功率一定的情况下,输电电压越高,输电电能的损耗就越小。因此,高等级的高压输电在远距离输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面对国外相关技术严密封锁、国内无相关经验需从零起步的情况,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国内高校、制造厂商、科研院所开展多方协同攻关。项目组克服诸多困难,开展了仿真设计、材料研发、电缆制造、系统匹配、试验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先后解决了国产绝缘基料分子结构调控优化、多场作用下空间电荷和电导非线性抑制、电缆系统多层介质界面绝缘电导匹配、大尺寸电缆挤出缺陷控制及击穿尺寸厚度效应抑制等多项技术难题。
陈新认为,此前阻碍高压电缆绝缘材料国产化的主要困难来自于3个方面。首先,国内用于制造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的基础原材料性能不足,“电气性能比国外明显要低,击穿场强不到国外的60%,同时基础原材料中杂质含量高、流动稳定性也较差。”其次,国内对超高压电缆材料的配方组分以及各个组分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十分薄弱,并无研制超高压电缆绝缘材料配方的经验可供参考。此外,不同配方的绝缘材料在从实验室中的小批量试验向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过渡中,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保持放大后配方性能的工艺控制难度较高。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电缆制造国,但在高压电缆绝缘材料制造领域,却长期依赖进口,年进口量达10万吨,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端电力装备的自主可控发展。
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以当下广泛采用的高压直流输电方式为例,其电力电缆绝缘材料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充油绝缘(OF)、油纸绝缘(MI)和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3个阶段。“以充油和油纸为绝缘方式的直流电缆的问世已经超过100年。”陈新表示,早期的充油电缆采用中空导体作为油流道,通过充油不断浸渍导体外的绝缘层,达到绝缘效果。但此种绝缘方式需在电缆运行过程中不断进行充油,一旦电缆外层出现破损,便会造成油料泄漏,易导致环境污染,且维护难度大,现在已基本被淘汰。
文章来源:《绝缘材料》 网址: http://www.jyclzz.cn/zonghexinwen/2022/0609/574.html
上一篇:丛林安家不是梦!车长不到5米,配4人固定床的拖
下一篇:橡胶高分子材料制品企业盛帮股份(301233.SZ)拟首次